某研究中心對全國土地出讓情況進行統計,并于12月29日發布數據。2016年,排名前50的城市合計出讓住宅用地金額為20841億元,同比漲幅度達48.4%;出讓面積則在減少,規劃建筑面積合計出讓為5.53億平方米,同比減少了3.3%左右;平均樓面價上漲53.5%。
其中,樓面價漲幅居前兩位的城市分別是無錫和廈門,漲幅分別為419%、324%。此外,還有珠海、合肥、蘇州、東莞、佛山、濟南等城市的樓面價漲幅超過100%。
土地出讓規模呈現全面縮水的狀況,近半數城市的土地出讓面積不及去年的出讓規模,呈現負增長。其中,北京市2016年出讓面積同比減少74.87%,上海市同比減少47.7%,廣州同比減少36.71%等。
分析認為,一線城市已經進入城市化末期,新增用地減少。整體看,市場已經進入二手房周期,新房供應高端化、改善化趨勢明顯。隨著樓市調控,成交下調,高價拿地的企業承擔巨大風險。
二線城市的土地成交熱度在2016年一度超過了一線城市。截至日前,已經有蘇州、南京、杭州、天津等多個城市2016年土地成交金額超過1000億,從溢價率、樓面價、土地成交額上看,均超過了歷史數據。
9月下旬以來,隨著各地政策出臺,從資金、需求、信貸等多方面約束收緊了高價地出現的可能性。市場將被明顯抑制,短期會回調,整體看調整期將維持6-9個月。
(中國經營報)
:18088⒋70